【新乡苗木】
供稿 李虎成 杜君 曹卫领 董胜林 赵同增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我国绿化行业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荣誉高的评比,也是体现城市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重要标志!此前已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较佳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多项荣誉的新乡市,近日又以第一名的优异绿化成绩,被我省推荐竞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新乡创建工作 四大特点 一是创建行动早。2008年,新乡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国前10个成功“创森”的城市之一。当年年底,新乡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创森”成功的基础上,连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4年来,新乡已形成了“二环、六带、六横六纵、二十一园”的独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二是创建力度大。新乡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目标管理。4年来,市政府投入创建资金超过15亿元。 三是创建标准高。新乡主动提高创建标准,不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还注重“三化”协调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相呼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创建期间,省政府、省林业厅连续三年在新乡市召开林业工作现场会,对该市的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四是创建效果好。新乡市委、市政府把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坚持把植树造林、国土绿化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大整治、大绿化、大建设”、“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凤凰山森林公园建设等城市绿化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新乡、幸福家园。新乡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较佳生态宜居城市”和“河南省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7个“年后第一会”,让绿化意识“深植”民心 第一个年后“第一会”,得从2006年2月5日说起。 农历丙戌年正月初八,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人们还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时任新乡市委书记(现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就主持召开当年的市委林业工作会议,四大班子全体出席,市直单位和县区“一把手”一个不少,商讨制定全市生态林业、林业产业等林业发展规划,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将绿化任务分解到各个单位和部门,并成立了以吴天君为政委、时任市长(现任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为指挥长的新乡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挥部,第一次把林业工作上升到全市经济发展和惠及民生的战略高度。 吴天君说,林业工作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林业,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林业工作要以生态新乡建设为统领,以重点骨干工程为支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生态新乡林业建设目标。 这次会议之后,接下来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林业工作会议都会准时召开,作为新乡市必不可少的“传统曲目”保留延续下来。 今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市委书记李庆贵主持召开新乡市第七个也是他就任市委书记后的第一个“节后会”,提出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一个阶段性的重要目标,“志在必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李庆贵说,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在完善提升、提高品位、加强管理等方面能够取得突破,需要持之以恒地抓好。连续七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幸福新乡、提升中原经济区强市生态承载能力的决心和信心。 市长王战营则表示,林业生态建设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也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站在建设幸福新乡的高度,把林业生态建设做实、做好,为新乡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作为主管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把植树造林作为当地农口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林业工作与新乡市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民生行动计划相结合,要求全市加大力度,牢牢把握林业工作的主动权,继续探索“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发展之路,高标准完成年度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连续七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市四大班子和军分区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不是“作秀”,不是走形式,而是真真切切发挥了作用——它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让新乡市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都深刻认识到造林绿化的重要性,让绿化意识、生态意识“深植”民心,提高了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目前,全市已建立大型的市级义务植树基地3处,总面积4.6万亩;建立市、县领导绿化点120个,面积0.8万亩;全市每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尽责率92.04%,建卡率98%。 全民搞绿化也让新乡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7%,绿地率38.38%;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05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8.06平方米;城市郊区平原区绿化覆盖率20.6%,丘陵区绿化覆盖率36.5%;道路绿化面积261.7万平方米,绿地率27.92%,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河渠绿化率100%。新乡相继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较佳生态宜居城市等称号,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石板上长出森林,农田里形成林网 青青石板之上,能否长出森林? 位于卫辉市唐庄镇的西山是个“石头山”,石灰岩储量丰富,前些年石渣厂、石灰窑、采石场等小企业蜂拥而上开采,致使山体千疮百孔,草木不生。 2001年,唐庄镇出资2000多万元收购了沿山的山彪、山庄、盆爻、连岩等村辖的荒山,实施退耕还林和修复西山工程。该镇15支绿化专业队常年吃住在山上,采取“打一个眼、放一个炮、炸一个坑、填一坑土、栽一棵树、浇一桶水”的“六个一”方法种树造田,用石块和水泥砌成的半圆形树坑,坡地改梯田后再砌筑一条条的水泥石岸,确保水土不流失,宛如在山上留下片片鱼鳞,又如给荒坡穿上了铠甲。 如今的西山,共筑坝垒岸5300条42700米,造水平梯田4600亩,修筑“鱼鳞坑”160万个,栽种雪松、银杏、广玉兰、桃、杏、石榴等各种树木400多万棵,西山被改造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脚经济林封底”的花果山、生态园。青石板上,真的长出了茂密的森林! 同样的奇迹也发生在凤凰山:6年多来,新乡市总投资2.13亿元,其中全市领导干部、企业职工累计捐资6500万元,完成造林2556万株,新修道路88.5公里,关停各类污染企业293个,建设小游园28个,凤凰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越过高山,来到平原,这里的植树绿化更让人眼前一亮,但见农田成方作物兴旺,防护林网绿树成行,灌渠排渠渠渠相通,生产路生活路路路相连。 新乡积极发展平原林业,根据沙区特点,探索总结出片林、宽窄行造林、小型林网、四旁路林等治沙模式,建成了封丘县油坊万亩高效林业开发区、延津县位丘千亩梨园高效经济林、新亚集团延津速生丰产林基地、新乡县古固寨防风固沙林等重点防沙治沙绿化带,去冬以来已完成防沙治沙1万亩,网、点、片、带相结合的防沙治沙体系初步构建。 构筑良好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按照稻区不超过400亩、一般农区不超过300亩、沙区不超过200亩的标准,建设高质量的林网网格,全市已建成林网面积536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96%,实现了全市整体高级达标,基本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城市建公共绿地,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实施廊道绿化,新乡也无处不绿。市区107个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小游园点缀在城市之间,实现了市民出行400米就能拥抱绿色的目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7%,绿地率38.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05平方米,城市中心人均公共绿地8.06平方米。全市1172公里省级以上道路、2176公里二级以上支流、干渠已全部绿化。郁郁葱葱的路网林带、蜿蜒前行的水网林带和遍布田间的农田林网,构筑起中原大地上的生态防线。 新乡林业年涵养水源相当于两个大型水库的蓄水量 绿化造林的作用,不仅仅是美观。 截至目前,新乡全市林业用地266.38万亩,有林地面积205.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92%;活立木蓄积量871万立方米。 新乡市森林年涵养水源总量达2.49亿立方米,规模为全市地方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2.3亿立方米的108%。按照国家水库规模类型划分标准,超过1亿立方米的水库均为大型水库,2.49亿立方米相当于两个大型水库的蓄水量。 林地每年减少土壤流失总量达480万吨,相当于2.4万亩耕地的土壤耕作层。 据省农科院连续17年在开封县、延津县试验区观测和省林科院在新乡、开封两市测定,农田防护林体系相对湿度可以提高10%至20%,地表蒸发量减少30%,土壤含水量增加20%至30%,风速降低30%,可使小麦增产6.8%-17.6%、玉米增产5.5%-13.1%、花生增产4.7%-8.4%、棉花增产8.3%-12.8%、西瓜增产12.4%。保守按照农田林网能够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计算,新乡市去年390.2万吨的粮食总产量,农田防护林体系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可达39万吨,按每人每天吃一斤半粮食,这些粮食相当于140万人一年的口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较大的贮碳库,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约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全市现有林业资源每年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量316万吨,相当于全市工业用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2011年新乡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88.5%,为323天,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此外,新乡还调整优化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壮大提升以木浆造纸和林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初步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森林旅游为增长点,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依托的林业产业新格局,涌现了一批木材加工、木桨造纸、林特产品、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花卉繁育等产业集群。以速生杨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以名优干鲜果品、特色中药材产品贮藏加工为主的经济林基地面积达到45万亩,以苗木、花卉为主的种苗基地达到3.5万亩,鲜切花生产基地突破1000亩。同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树立优秀生态旅游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乡市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220亿元。